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推动储能标准领域交流

5月18日,储能国际峰会2019暨展览会主题论坛“全球储能安全与标准——暨中德能源工作组储能标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来自国内和国际储能领域的工业企业、标准研究机构以及学术领域的专家代表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了包括飞轮储能技术、电动汽车电池储能以及储能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中的应用等其它相关领域议题。作为本次会议的支持单位之一,德国国际合作机构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邀请了德国电子电气和信息技术协会(VDE)能源部主任Alexander Nollau参会,介绍并探讨德国的储能系统标准。

在其以“储能——未来能源生态系统的参与者”为题的报告中,Alexander Nollau储能在德国能源转型中扮演着怎样一个日益重要的角色——在发电价值链的各个层面,从消纳和平衡发电侧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电力方面,到调整电力终端消费时间方面。同时他也强调了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层面相应的标准体系对实现储能技术和电力市场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性,以及标准是促进能源格局数字化转变的必要条件。他还解释道,国际标准化合作在德国电子电气和信息技术协会标准相关的工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VDE引入到德国的标准中,约有95%是从国际标准(结合德国国情)转化而来。最后,Nollau先生向听众展示了电动汽车电池标准化领域的一个典型案例,提出汽车电池的安全方案。

储能技术对于平衡电力系统中比例不断提高且具有间歇性特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以及为不断增加的电动汽车提供动力来源而言,其重要性也在逐年增长。去年一年,中国增加了680兆瓦并网电化学能源存储容量,较原存储容量增加了460%。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一项研究显示,到2023年,中国电池储能的总装机容量将由现在的1070MW增长到19GW,实现近20倍的增长。

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是从政治、技术和经济层面讨论中德两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交流与合作平台。从2018年开始,储能和储能标准成为该合作伙伴关系下,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BMWi)与国家能源局(NEA)中德“能源工作组”下的重要议题。此外,中德两国也在另一全球项目“质量基础设施”框架下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和标准化相关的具体合作。

全球储能安全与标准暨中德能源工作组储能标准研讨会参会人员,图片来源:CNESA

全球储能安全与标准暨中德能源工作组储能标准研讨会参会人员,图片来源:CNESA

全球储能安全与标准暨中德能源工作组储能标准研讨会参会人员,图片来源:CNESA

德国电子电气和信息技术协会能源部主任Alexander Nollau在论坛上介绍德国储能系统标准,图片来源:CNESA

德国电子电气和信息技术协会能源部主任Alexander Nollau在论坛上介绍德国储能系统标准,图片来源:CNESA

德国电子电气和信息技术协会能源部主任Alexander Nollau在论坛上介绍德国储能系统标准,图片来源:CNESA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