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两国——共同推动供热转型

中德两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先驱,两国共同致力于绿色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在电力领域,两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提升均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供热领域的脱碳之路才刚刚起步。在德国,空间供暖和热水需求占终端能源需求总量的31%。在2018年,可再生能源供热(例如通过生物质能、太阳能热能、地热能、热泵)约覆盖了德国用于供热的终端能源需求的16%。近年来,中国为推动从燃煤供热转向更可持续的供热方式(包括天然气,电力和可再生能源)发布了多项政策。通过这些措施,至 2019年9月华北地区每年减少了相当于1亿吨标准煤当量用于燃煤供热。供热转型比电力转型更具有挑战性,因为它会影响到每个人,并且需要有效的政策框架以及清洁的、可支付的供热解决方案。因此,在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项目框架下,两国就供热领域的政策、创新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供热领域的脱碳化进程。

 

德国——可再生能源供热和创新政策

德国的供热领域历来是分散的,主要依靠天然气(主要在城市地区)和取暖燃油。但是,最近几年以可再生能源为热力来源的新增供热设备比重不断增加。在居民住宅领域,超过80%的用户单纯使用可再生能源或混合使用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例如由燃气锅炉和太阳能集热器组成的混合方案)进行采暖供热。取暖燃油的占比一直在稳步减少,但热泵占比却在上升。德国投入商业使用或试用的创新供暖技术包括:低排放生物质炉具,加装光伏和热水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地源热泵,光伏/光热集热器和热泵系统相组合的混合供热,污水热回收系统,生物质能村庄/社区,大型太阳能集热站,地热集中供热,带有燃气热电联产、热泵和季节性储热的集中供热/冷网和工业余热回收。

德国可再生能源供热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各种财政激励措施、法规和税收的推动,例如《可再生能源供热法》(EEWärmeG)和《市场激励计划》(MAP)。目前,德国的“2030气候计划”将进一步加快供热转型的发展。这包括:额外的资金计划,从2026年起禁止使用取暖燃油锅炉以及新出台的《建筑能源法》,都将进一步推动供热领域利用更多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德国供热领域将于2021年起开始实施碳价机制,未来不断上涨的二氧化碳价格也将助力进一步开发较化石燃料更加可持续的供热技术的经济潜力。最后,德国至2038年逐步淘汰煤炭这一计划也将要求和催生更多新的可再生供热解决方案,从而将更多可再生能源整合到大规模的区域集中供热系统中。

中国——“蓝天保卫战”

不管是全球变暖还是中国华北地区冬季严重的空气污染,煤炭燃烧都是主因之一。因此,中国政府希望通过供热转型来缓解和应对这两个问题。《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是支持中国清洁供暖相关的主要政策文件,规划提出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供暖率(尤其是“清洁煤”,电力,天然气,地热和可再生能源)达到70%,这一比例2016年为38%,相当于到2021年减少1.5亿吨标准煤燃烧量。此外,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加强电力,供热和天然气的定价和市场机制,并改善供热基础设施。事实证明,中国的清洁供热政策尽管在城市地区非常有效(主要是通过从燃煤供热转换为天然气热电联产),但农村地区仍面临挑战。在农村地区,供热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低收入成为从廉价煤炭转向(通常)更昂贵的可持续供热能源的主要障碍。

中德两国就可持续供热政策和解决方案进行交流

中德两国就可持续供热领域当前面临的挑战、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开展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供热转型。中德能源与能效合作伙伴项目在该领域涵盖的交流与合作议题包括:

  • 具有成本效益的可持续供热补贴政策,建筑法规和建筑能效标准
  • 可持续供热的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侧重于太阳能,地热,热泵,生物质供热等可持续解决方案或以上技术和方案混合应用),以及其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
  • 加快农村供热转型的解决方案

信息参考

[1] 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Fraunhofer ISI),海德堡能源与环境研究所(ifeu),资源效率和能源战略研究所有限公司 (IREES GmbH)(2019):《德国可持续供热方案研究——最佳实践及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资料下载

报告

德国可持续供热方案研究——最佳实践及中国的适用性分析(英语)

下载 PDF
报告

德国可持续供热方案研究——最佳实践及中国的适用性分析(中文)

下载 PDF
存档

PPT - 创新型热电联产与可再生能源集中供热招标方案 (IREES)

下载 PDF

项目活动——可持续供热

中德合作助力中国热泵技术推广与利用

【技术论坛】深化中德清洁供热领域合作——中德清洁供热大会暨技术论坛

【研究报告】德国可持续供热方案研究——最佳实践及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圆桌研讨】中德专家沙龙系列活动——能效和清洁供热

页面更新中

更多议题

能效网络小组

更多信息

可再生能源

更多信息

企业交流与合作

更多信息
EN